海外知识产权动态信息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9-10-29 13:49:24 阅读

\

2019年10月9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本次年度报告以“全球竞争力指数4.0”为研究工具,对全球141个经济体的生产力和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年度评估,旨为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全球竞争力水平评价与排名。

全球整体情况

过去四十年里,世界经济论坛一直对各经济体的竞争力进行对标分析。此次报告采用全球竞争力指数4.0(GCI4.0),包括12项主要竞争力因素:制度、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采用、宏观经济环境、健康、教育和技能、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体系、市场规模、商业活力与创新。这12项主要竞争力因素又细分为103个具体指标,每项指标采取0-100分的计分制度,反映实际经济与理想状态(又称“竞争力前沿”)之间的差距。

\

总体而言,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率(ICT adoption)的提高,2019年全球竞争力同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但尽管整体呈积极趋势,过去一年里仍有41个经济体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其中包括七国集团(G7)中的5个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降幅最大,其次是德国和英国。

2019年表现最突出的经济体是新加坡,全球竞争力指数得分达到84.8分(比上年度提高1.3分),在基础设施、健康、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排名第一,成为本年度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相比之下,美国跌落至第二名。中国香港、荷兰和瑞士分列第3、4和5位。

报告显示,141个经济体的平均得分为61分,离“竞争力前沿”还有近40分的差距;其中,12项主要竞争力因素中有9项与“竞争力前沿”差距超过30分,即使是整体表现最好的新加坡仍低于理想水平。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可能面临衰退的背景下,这样的全球竞争力差距尤其令人担忧。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局势和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但是,本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中表现较佳的一些经济体通过贸易转移战略,从贸易争端中获益,其中包括新加坡(第1位)和越南(第67位)这两个进步最明显的经济体。

 

除此之外,各项细分指标也为各国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共同提高生产力和创造繁荣提供了参考依据。例如,在市场集中度方面,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呈现出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政策未能消除进入壁垒以及反垄断执法工作不严。又如,在技术治理(technology governance)方面,G20经济体中只有4个进入前二十名,分别是美国(第1位)、德国(第9位)、沙特阿拉伯(第11位)和英国(第15位);中国位于第24位。这一数据说明大多数国家的技术治理没有跟上创新的步伐,包括一些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国家。

领先国家和地区

(1)新加坡总分为84.8,位列榜首。美国排名第二,得分83.7。在12项主要竞争力因素中,新加坡有8项排名进入前十,包括制度(80.4分)、基础设施(95.4分)、信息通信技术采用(87.1分)、健康(100分)、劳动力市场(81.2分)和金融体系(91.3分);美国有7项位列前十,分别是教育和技能(82.5分)、产品市场(68.6分)、劳动力市场(78.0分)、金融体系(91.0分)、市场规模(99.5分)、商业活力(84.2分)、创新能力(84.1分)。

(2)其他进入前十名的G20经济体有日本(第6位)、德国(第7位)和英国(第9位),阿根廷(第83位)则成为排名最低的G20成员。

(3)报告认为,尽管美国从第一名跌到了第二位,但仍是创新强国;商业活力单项排名第一,创新能力单项排名第二。

(4)从区域来看,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亚太地区进步最大的国家是越南(第67位)。欧洲和北美地区在前10个最具竞争力经济体中占7席,位于亚太地区的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占据另外3个席位。不过,这一排名也揭示了区域竞争力格局的不均衡:尽管亚太地区拥有一些技术方面最先进的经济体,但创新能力(54.0)和商业活力(66.1)的平均得分相对较低,落后于欧洲和北美。

(5)北欧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6)丹麦、乌拉圭和津巴布韦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上远超其他经济体。

\

中国竞争力排名情况

中国在全球竞争力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8位,名次与去年持平,综合得分提高了1.3分。金砖国家中,中国整体竞争力较好,比俄罗斯高15位,比南非高22位,比印度和巴西分别领先40位和43位。

从各项指标来看,报告认为中国的首要竞争力优势表现在巨大的市场规模(国内和出口市场相结合得分100,位居该项第一)和宏观经济稳定性方面(98.8,第39位)。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国的表现几乎与经合组织(OECD)的标准相当。例如,中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方面超过了25个OECD成员国。又如,中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1岁,单项排名第30位,比美国(第54位)长1.5年,只比OECD平均水平短0.8年。除此之外,中国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得分77.9,位列该项第36位。同时,中国的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得分64.8,排在该项第24位。教育机构和企业都在努力跟上经济不断发展的技能需求(64.1,第64位)。

相关建议

报告不仅考察了社会凝聚力和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还为推动经济增长、打造更加高效、低碳、包容的经济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全面发展

报告指出,政策制定者应采取全面综合的策略,以更好地平衡短期利益因素和超越季度绩效、选举周期的长期影响力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竞争力指数结果,大多数经济体的劳动力和教育政策未能跟上创新步伐,即使一些大型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也不例外。此外,对于最不发达和新兴经济体来说,脆弱的经济基础使他们极易受到冲击,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力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生活水平仍然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不惜一切代价支持经济增长不再是唯一的政策目标,不断发展的环境危机亟需决策者采取紧急、果断、协调的相关措施。报告强调,可持续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仅凭国家内部政策就能应对环境挑战。各国应共同探讨气候危机的解决方案,促进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 技术整合

各国政府必须更好地预判技术整合所带来的后果,并实施辅助性社会政策,帮助各国人民共同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报告认为像韩国、日本和法国这样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国家,以及像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的国家,必须培养更多的人才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报告指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技术治理方面也存在改善空间,建议调整本国法律框架以适应数字商业模式

\

(3) 重视教育

报告认为,人才的适应性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劳动力为技术革命做出贡献,还可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风险。人才的适应性需要一个运转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用于保护工人而非工作。韩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需要提升技能基础以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僵化问题。而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随着创新能力的增长,需要强化技能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负面溢出效应带来的风险。

此外报告指出,自金融危机以来,政策制定者主要通过宽松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全球经济。尽管此举减轻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但也可能会加重资本错配,导致生产率增长降低。因此,各个经济体有必要依靠财政政策和公共激励措施来推动研发,提高对基础设施、教育和创新的生产力投资,从而恢复生产力增长、促进就业和扩大总需求。报告还建议,各经济体通过税制优化来提高税收累进性,加强反垄断政策的执行和减少进入壁垒,在不影响经济活动或生产力、不扼杀创新的情况下实现更加公平、繁荣的社会体系。


张 娟 检索,刘思晗 编译,许 轶 校译

来源: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how-to-end-a-decade-of-lost-productivity-growth?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原文标题: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 How to end a lost decad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检索日期:2019年10月10日
文章来源:中科院知识产权信息(微信订阅号:casipr)

【上一篇】日本NISTEP发布2018大学... 【下一篇】美德雷克塞尔大学推出新...